九月金秋,丹桂飘香。9月28日上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陈亮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党员骨干赴江苏省淮阴抽水站管理所,与该所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引领强服务,医疗科普进一线”支部共建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搭建起跨单位党建协作的新桥梁,更将专业医疗服务送到基层一线,为抽水站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筑起“防护墙”。
活动伊始,抽水站管理所副所长郭赞赞对医院急诊科党支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双方党员的共同见证下,陈亮与郭赞赞代表各自党支部郑重签订《支部共建合作协议》。协议明确,双方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为原则,围绕党建交流、医疗服务、科普宣传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主题党日、健康知识讲座、应急技能培训等活动,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保障生产的实际效能。
郭赞赞在致辞中表示,淮阴抽水站作为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利设施,承担着防洪排涝、农田灌溉、水资源调配等重要职能,工作人员长期坚守一线,对紧急医疗知识和技能有着迫切需求。此次与淮安市一院急诊科党支部共建,为管理所带来了专业的医疗资源,必将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抽水站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陈亮则表示,急诊科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业务,服务贴近群众”的理念,此次走进淮阴抽水站开展共建,既是支部拓展党建工作领域、丰富党建活动形式的重要举措,也是党员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发挥专业优势的具体体现。医院急诊科将以此次共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在急诊急救、健康科普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抽水站工作人员提供精准、实用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共建促发展,服务暖人心”。
签约仪式结束后,在郭赞赞的陪同下,陈亮一行实地参观了淮阴抽水站的泵房、中控室、调度中心等核心区域。参观过程中,抽水站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抽水站的建设历程、设备运行原理、日常管理流程以及在保障区域水利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党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询问,对抽水站工作人员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精神表示敬佩,也对水利工程在服务民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了解抽水站的运作,才知道每一次水位调节、每一次机组启动背后,都凝聚着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急诊科党员付皎洁感慨道。通过实地参观,双方党员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更在交流中碰撞出协作的火花,为后续共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观结束后,共建活动进入核心环节——心肺复苏知识讲座与技能培训。陈亮作为急诊医学领域的专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为抽水站全体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心肺复苏”专题讲座。
讲座中,陈亮以“时间就是生命”为切入点,通过播放真实案例视频、展示数据图表等方式,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适用场景以及操作流程。他强调,在心脏骤停发生后的4-6分钟是“黄金抢救时间”,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机会,显著提高生存率。同时,陈亮还针对抽水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重点讲解了在户外、设备旁等特殊场景下开展急救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判断患者意识、正确开放气道、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关键步骤,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理论讲解结束后,急诊科护士长郑鹏带领李凤、赵谦等护理团队成员,开展了心肺复苏技能实操培训。培训现场,护理团队准备了人体模拟急救模型,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
“按压时手臂要伸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下压,不要用手臂发力……”“人工呼吸前一定要先清除患者口腔异物,开放气道……”郑鹏护士长耐心纠正每一位学员的操作动作,从按压姿势、力度、频率到人工呼吸的配合,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李凤、赵谦等护理人员则分别带领大家进行实操练习,针对学员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讲解,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准确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
抽水站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实操演练,大家轮流在模拟人身上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操作,相互交流学习,现场气氛热烈。“以前总觉得心肺复苏很复杂,通过今天的培训,不仅学会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更有信心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挺身而出。”抽水站工作人员小赵在完成实操练习后说道。
此次支部共建活动的成功开展,是淮安市一院急诊科党支部与淮阴抽水站管理所党支部深化党建合作、服务基层群众的生动实践。活动不仅让抽水站工作人员学到了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更加强了两个党支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了党建资源与专业资源的有机整合。
下一步,双方将以《支部共建合作协议》为依托,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如定期组织医疗专家到抽水站开展健康义诊、应急技能复训,邀请抽水站党员到医院急诊科参观学习、交流党建经验等,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以党建引领推动双方在各自领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