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身体健康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抽血化验也是临床护理最常见的项目。不过,总有患者抽血完后胳膊出现青肿,有人的胳膊还会鼓起一个大包。
一、抽血后为什么有时会出现渗血、淤血、鼓包的情况?
1、压迫面积太小
由于静脉抽血时注射器不仅刺破皮肤表面,而且要扎入静脉血管,才能抽出血来,所以皮肤表面的针眼并不一定与血管壁上的针眼在一个点上,按压时仅仅用一根手指压住了皮肤表面的出血点,并未能有效按压住血管上的出血点,因此才会出现渗血、淤血情况。正确的止血按压应该是用三个手指压住抽血处,将皮肤表面和血管壁上的出血点整体压住,就可以避免血管继续出血。
2、止血边按边揉
抽完血后由于血小板还没有凝固,血管针眼处仍在继续出血,用三个手指压迫才能起到止血作用,但是按压时千万不能揉,轻揉出血处不仅不能止血,相反会加速出血,效果自然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只能压不要揉。
3、按压时间过短
正常抽完血后止血一般要3~5分钟,正确方法应该用三个手指坚持按压3~5分钟,年龄大或血小板异常患者应相对长些。
4、袖子勒得过紧
5、上臂衣服太紧,导致血液回流不畅,从而引起渗血
正确的做法是抽血后一方面进行按压止血,同时拉下上臂衣袖,避免上臂被衣服“绑”得太紧,影响血液正常回流。
二、抽血前,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抽血前一天,最好洗个澡,清洁手臂,这样可避免伤口感染。抽血前一天勿暴饮暴食,不要饮酒,保证足够睡眠,尽量减少运动量,抽血前12小时最好不要再吃东西。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避免因衣服过紧引起手臂血肿。
三、抽完血,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按压?
抽血后用消毒过的药棉压紧抽血部位,需要在针孔以及向上2厘米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不要揉,避免造成皮下血肿。因为个人凝血时间不同,有些人按压时间可能要更长些,如有出血倾向,按压时间应适当延长。有些人看到表皮没有血渗出就停止压迫,可能因皮下渗血造成淤青。
四、出现淤青及其他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如出现淤青,24小时后可用热毛巾敷。抽血后最好休息15分钟,可静坐或躺下,若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晕针症状,应立即平卧,喝点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离开。抽血后24小时内应保持手臂清洁卫生,尽量别洗澡,更不要洗桑拿。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前往医院就诊的病人穿着最好宽松些,这样便于采血和止血。需要注意的是抽血前要放松,当抽完血后要坐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