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外界不感兴趣,不愿意主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多感官刺激训练可以帮助改善。
什么是多感官训练?
多感官刺激训练是指应用各项特殊设备及策划一系列适合儿童的活动程序,提升儿童接受感官刺激(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的反应能力及做出反应的表现,给予儿童愉快的感知经验,促进主动探索环境的兴趣及能力,从而引发他们对学习的动机,培养他们的日常生活技巧及学习能力的训练方法。多感官训练也有助于减低儿童的紧张情绪和一些不适应行为(如自我刺激、自我伤害行为),也可以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反应力。
哪些儿童需要多感官刺激训练?
1.各类型脑瘫
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3.孤独症谱系障碍
4.弱视、协调性欠佳、易出现相似概念混淆的智力障碍儿童
5.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差
6.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反应迟钝、注意力短暂、缺乏学习动机、兴趣狭窄、情绪不稳定等的儿童
常用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1.视觉刺激
视觉感官刺激是多感官训练中一个主要功能,颜色和形状能刺激视觉让儿童感到欢愉。彩色反射球能反射出无数及转动的彩色光点,映在墙上,能引导儿童视线随着影像移动、追踪。幻彩光纤、动感光轮有节律的闪动及规律的颜色变化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视觉专注能力,让儿童有机会操控及探索环境,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2.听觉刺激
听觉刺激训练提高儿童对声音的辨识度,与常规的听力设备不同的是,多媒体感官训练中主要通过音乐的律动来提高儿童听觉敏感度。钢琴水柱设置了多种模式,既可以体验钢琴的高低音按键,又可以欣赏完整的钢琴谱曲;既有欢快激昂的乐曲调动气氛,提起儿童的兴趣,又有平稳舒缓的音乐降低儿童兴奋性,使儿童安静下来。再加上如弹簧声、汽车喇叭声、刹车声等各类音效,为儿童提供了多元化的听觉刺激。
3.嗅觉刺激
水果及花卉等常见物品不同程度的香味,透过香薰器及鼓风机,散发出香味,使儿童感到舒适,并激发儿童主动寻找香味来源的兴趣,配合着实物图片,儿童的认知能力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
4.触觉刺激
儿童躺卧或坐音乐体感豆袋上,会感受到随着音乐的节拍所产生可调节的震动,即愉悦了儿童的心情,也给儿童一个本体觉的输入;通过双手及身体的接触使儿童认识到周围的环境,包括软、硬、粗糙、平滑、干、湿、震动等,提供不同质感及触觉刺激的玩具,增强儿童主动探索环境的动机。
5.互动系统
吸引儿童主动接触及操控各类输入装置而引发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回馈,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及动机。如小鱼捉灯游戏箱,变换的颜色诱导儿童主动拍击小鱼,拍击后消失或重新出现,也可以变换位置,既充满趣味性,又锻炼了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6.自控系统
根据缺陷儿童的功能情况及认知能力制造自控开关,使儿童通过这些装置而有机会控制环境,从而明白其中的因果关系。
训练的注意事项
1.治疗时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2.环境及器材要保证安全,防止磕碰,对一些儿童不能适应的治疗要及时调整;
3.根据儿童的需要及兴趣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