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高校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发挥青年学生无偿献血主力军作用,近日,驻淮高校无偿献血工作座谈会在淮安市中心血站召开。9所驻淮高校无偿献血工作负责人、淮阴工学院青年志愿者总队队长、无偿献血文化传播人、市中心血站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会。
在座谈会上,淮安市中心血站站长谈庆首先对参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各高校长期以来对无偿献血工作的支持与贡献。她指出,多年来,驻淮各高校积极响应《献血法》及《江苏省献血条例》的相关要求,积极动员师生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为保障临床用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血源管理科负责人详细介绍了2024年度淮安市高校无偿献血的整体情况,包括献血人次数、献血量以及献血率等内容。淮阴工学院杨文杰老师分享了他个人参加无偿献血及带头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宝贵经验。
随后,各高校无偿献血工作负责人也就如何提高无偿献血知晓率、提高无偿献血率相继发言,分享了各自在校内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的实践经验,强调了多部门协调合作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多种有效措施,包括献血车进校园前一周多渠道广泛宣传、学分加分激励政策、提供营养补给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此外,各高校无偿献血工作负责人还提出了多项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无偿献血工作,这些建议涵盖了加强学校与血站的协调沟通、采血车进校园最佳时段、构建长效的志愿者培训和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
无偿献血文化传播人李明昊深入探讨了千人口献血人次这一指标背后的重要意义,并强调了高校在从多元化的角度推广无偿献血文化价值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李明昊表示,千人口献血人次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据,更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标志。对于高校而言,作为青年学子聚集的知识殿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的重要阵地,高校应从多个维度出发,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传播无偿献血的文化价值。
淮阴工学院青年志愿者总队队长胡思甜从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出发,提出了许多关于促进无偿献血活动的宝贵建议。她的建议不仅贴近学生实际,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创新性,为无偿献血工作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次座谈会不仅促进了各高校间的交流学习,也为今后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集思广益,大家一致认为应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到无偿献血公益事业中来,共同为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