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市三院获批首批江苏省精神区域医疗中心

时间:2024-05-13   来源:淮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号:[ ]

江苏省精神区域医疗中心是江苏省卫健委,依托高水平医院设置的省级医疗中心,也是江苏省卫健委认证的区域精神医学治疗技术高地,极具影响力和象征意义。近日,江苏省卫健委正式发文,市三院成为苏北地区所有专科中唯一创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地市级医院。

近年来,市三院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对淮安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出走在前、做示范的新成效,奋力书写好新时代高品质精神三甲医院的淮安答卷。

一、突出创新强院,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突出创新强院,把医院体量全省最大的优势转换为质量更好、品质更佳,推出更具性价比、更具竞争力的医疗服务,实现区域内的错位发展,形成优势创业载体。一是不断刷新国考最好成绩。国考排名实现三连升,2019年列全国85名全省第9名;2020年列全国42名全省第3名;2021年列34名全省第3名;2022年列全国第23名全省第1名,A等次。国考满分项三连增,在四个维度16项指标中,满分项由6个指标增长为12个指标,医疗技术质量指标、成本控制指标等国考核心指标全省领先、全国先进。二是不断刷新三甲最好成绩。4年1个周期,连续3次冲刺,最终以全省同批次第一名的成绩创成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医院品质和内涵提升到了新高度。三是不断刷新发展平台最好成绩。先后创成国家记忆障碍防治中心(全省3家)、中国抗癫痫协会首批“二级癫痫中心”和徐州医科大学淮安第二临床学院、济宁医学院临床学院,彰显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金字招牌”不断涌现。

二、突出开放强院,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突出开放强院,坚持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坚决地走出去,扩大合作交流成果,增强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将一家独美的盆景变化为区域共美的风景。一是加快向国家区域中心迈进。借力高端医疗资源,作为国家医学中心输出承接项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淮安中心,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二是加快向区域医疗高地迈进。作为理事长单位,市三院牵头成立“淮河生态经济带精神卫生专科联盟”,4省26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加入(其中省内7家),打造的“淮河精卫”学术论坛品牌深受欢迎,区域影响力持续放大。医院年出院1.4万余人次,埠外患者占比近40%,辐射淮安及周边2000多万人口。三是加快向精卫体系强市迈进。接管原民政所属的市新安医院,作为医院东院区,实行同质化管理、一体化运行。建成了以市三院为龙头,7个县区的5家二级精神专科医院组成的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及市心理专科联盟,定期开展管理和技术指导,健全建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提升市域整体的诊治能力。

三、突出改革强院,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突出改革强院,坚决以问题为导向,破除制约医院高质量发展阻碍,调动干部职工的干事能力和医院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一是全力抓专科特色。细化亚专科建设,睡眠医学科、老年精神科等先后与国内知名专家团队拜师结对。优势学科医学心理科、普通精神科同时创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双相障碍科、神经内科、睡眠医学科、司法精神科、儿童青少年精神科、老年精神科同期创成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介入导管科等综合业务顺利开科。二是全速抓人才工作。坚持“引进+培育”双同步,先后引进培养博士7名,柔性引进专家团队7个,硕士及副高职称46名,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21名,获评江苏省双创博士1名,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三是全效抓综合保障。在党建引领上,聚力实施“医心向党、红色精卫”党建品牌,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制度建设上,围绕人才选用育留、学科建设提质等方面出台新制度10余项。在绩效考核上,对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分类施治,实施机关效能考核、医师质量考核、医护绩效分开考核,以考促改、以考促建。在基本建设上,有序推进市民生实事项目和中心城市计划项目建设、信息化“14533”工程、高端医疗设备配置和科研平台布局,为人才干事搭好舞台。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市三院将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攀高比强、跨越赶超,锚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两大目标,为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铸就医在淮安闪亮名片贡献全院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